三是节约 土地资源,减轻人口分散居住和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
一方面可以实现国企的规范改革,一方面也可以更新国企的管理方式。这三方面是国企改革不可动摇的方向,尽管实施起来会遇到百般阻力。
国企归根到底是全民所有,就必须要让国企的收益全民共享,而非个别集团的私人之物。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的要求大相径庭。《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十一条明确了央地国资委的两级监管体制: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刚刚发布的报告——《2030年的中国》触发了新的争论。下一阶段的国企改革,重点是宏观上坚持战略性产业的调整,微观上继续推进市场化,同时保证全体国民享受国企利益。
例如,基础设施收费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现有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只能解决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除此之外的行政事业性资产、资源性资产、金融资产的监管仍然缺位,尚待规制。在网上,随处可见投资者们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国营榨油机。
这种立场上的偏废和认识上的错误定位,是中国股市一、二级市场长期失衡的根源所在。这种完全不顾二级市场死活的圈钱大跃进,被所有投资者所唾弃。难道22年中国老百姓向上市公司的让利还少吗?当少数特权机构和大小非在天花板一样高的价格上抛售而暴富后,价格在二级市场暴跌到地板时,伴随着多少股民、基民们的血泪和悲鸣啊。按理讲,资本市场应该具有两项功能--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
而我国股市之所以被投资者认定为圈钱,是因为发行市盈率平均达到70多倍,创业板、中小板许多股甚至发到了150倍、200多倍。几亿股民们为国企脱困贡献了20多年,从不敢有过高奢求,只求管理层能维护市场起码的的生态平衡。
由于市场扩容太快,圈钱太狠,频繁的IPO、再融资、大小非套现,对股市抽血严重,长期供求失衡造成股市重心步步下移,股民信心逐渐崩溃。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志林的一句话说的很准确:A股市场的投资者从来也没有受到管理层的善待,1.63亿股民、70%家庭参与的A股投资者的痛苦指数最高。股评呀股评你别再诳语,监管呀监管你早一点赶到,上市呀公司你再骗我,上天会赐给我除魔之力量。不少股民说得好:这个黑暗的、劫贫济富的股市,该彻底改一下了。
把强势掠夺演绎到极端。随便打开有关投资的网页或文章,到处都能看到股民们申诉如何节衣缩食攒点钱,不甘心被银行负利率而投入股市,却被掠夺的更惨的哭诉。连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一份报告都说,在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股票回报率是脱节的。管理层过去总是责备投资者没有长期投资理念,只会投机,还不断开展对投资者的教育。
其实,所谓维护国企利益,已经被异化成为维护少数利益集团的代名词。中国的投资者从来都不拒绝合理融资,反对的只是圈钱。
仅去年一年A股市值就损失超过7万亿元,这还是在增加了二三百个上市公司的情况下。股市的不公平,虽会让少数人短期获得暴利,但当这个系统崩盘时,所有食利者连汤都没有地方喝去。
无论在这20多年里有多少时髦的词语和规则被运用在中国股市的政策中,你会发现永远是能上市的公司、能发行和承销原始股的机构、能成为上市前股东的人得到了巨大的丰厚利润,而且一旦上了市,不仅上市能圈钱,以后还能不断的再融资,股市沦为上市公司的提款机,且只要上了市就成不死鸟。能够享受到国企好处的只是掌握权力的国企高官。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融资功能,资本市场就不能起到支持企业发展和推动产业经济的作用。从银行、保险,到石油、通讯、煤气等等,哪个消费者没有切身之痛?这些国企大佬们,靠上市、再融资和大非减持,不断从股民的身上抽取大量的血液,还要从市场上以国家支持的垄断高价中不断榨取消费者的钱财。还有众多郁闷股民填写的多种版本的《水调歌头》:牛市何时有?把酒问苍天。由于普通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过30%,其所分享的红利最高不过0.54万亿元。
上证综数在10年后又回到了2001年的原点(2200点左右),而且若考虑到这10年股市新发行了那么多股票,指数实际上是在负增长。都说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全球资本市场都认可这一规律,然而为什么在中国,这种常识就成了笑话?中国已经是连续几年经济增长全球最快、股市走势却熊冠全球了。
当今世界谁能勘比?无奈的小股民们流传着改编自歌曲《小草》的新词:我不是基金,也不是券商,我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既不肥美,肉也不香,你看我是从头到脚遍体鳞伤。这样的动机永远不会出现在文件里,但所有了解中国股市的人都心知肚明。
再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种曾被吴敬琏斥为不如赌场的A股市场,终将被民众所唾弃。股市22年没有投资回报,十几年仍在原点徘徊,投资价值乏善可陈。
定位错误来自于立场偏差A股市场为什么会出现长达20多年的定位错误?深究下去,便会发现,实际上是由于领导们的立场出现了偏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股有涨涨跌跌,惟A股长冬眠。这样的论调浸透了对民众利益的冷漠和麻木。因为国企巨大的垄断利润并不与人民分享,国企利润长期不上交财政,只是在近年来人民强烈反对下,才改为上交利润5%-15%。
在融资者和投资者共同完成的这场游戏中,如果只有少部分人的喜悦而让多数人蒙受痛苦,这样的游戏必然就玩不下去。表明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在大幅减少,大多数老百姓呼唤没人听,只能无奈的选择用脚投票,割肉而去。
因此,20年来,中国股市就变成了只重融资、不重投资的失衡市场。如果二级市场垮了,一级市场也很难长久。
究其实质,一个上市发行之前就已经被企业把一两百年后的利润提前拿走了的股票,还有什么投资价值?被虚高几十倍上市的股票从上市第一天就是来向投资者索取它被透支的价值来的,上市之后价格跌去一半的股票比比皆是。,成了他们的真实写照。
进入专题: 经济增长 股市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我们已经相当逼近这一历史阶段。基于我对中国政治、社会及经济现实的理解,我比一般的经济悲观派有更加悲观的预测。回望人类历史那些进步,其实就是底线不断抬高的进步。
在我看来,这个古老故事的另外一层更为深刻的寓意是,不能因为一次误报,而忽略了真正的灭顶之灾。如果一个民族,在最基础的底线上都不能达成共识,那么,它就可能已经名存实亡了。
然而,时移世易,曾经的金科玉律很有可能成为今天窒息中国社会的一剂毒药。但毫无疑问,反面的证据也正在加速云集。
在本书中,我将详细阐述中国奇迹的历史缘由,也详尽阐述创造中国奇迹那些历史条件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而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泡沫破灭、恶性通胀的代价却肯定要由那些在高速经济增长中所获极少甚至颗粒无收的其他社会成员埋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